对阵墨西哥一役,梅西的一脚定乾坤被认作阿根廷本届赛事命运的转折点。有人说,这一球是梅西极致能力和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是梅西的灵光一现为阿根廷队带来的救赎。我们不能否认梅西的精湛球技与挺身而出的勇气在此次进攻中的分量,但是更要指出更早为这一进球埋下伏笔的,正是统领这支潘帕斯雄鹰的真正大脑——本届世界杯最年轻的主教练利昂内尔.斯卡洛尼。
在第一场比赛对阵沙特、以及本场比赛上半场阶段,活动在中路的梅西始终无法获得足够的空间来完成组织和进攻的任务。对手为阿根廷专门设计的密集绞杀战术在斯卡洛尼做出调整之前可谓是卓有成效,被撕扯脱节的中场、被孤立在边路的天使、被菱形防守包围的梅西。阿根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处于六神无主的状态,整体极难压过半场、无法调动对手防线的横向移动,在抢分阶段投入大量人员进攻的同时又要提防对手的反击。作为一位看了直播的阿迷,时至今日,每每回想起当时的压抑与煎熬依旧会心有余悸。
而转机是在对阵墨西哥比赛上半场的第13分02秒来临的,当斯卡洛尼将蒙铁尔叫到身边,对弟子一番吩咐后,本届大赛潘帕斯雄鹰破局的妙手在此刻终于埋下。
斯帅此次战术调整的意图非常简单,但却能从根本上改善阿根廷队的进攻宽度和立体性。让迪马利亚回收到肋部,同时为同侧边后卫划定了一条固定跑道,积极前插参与进攻,但是球员必须拉开到边线。斯卡洛尼虽然在上半场进行不久就做出此次战术安排,但却并不是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斯卡洛尼需要球员们加强跑动与皮球的轮转速度,充分利用边路宽度,来回调度墨西哥的防守重心,消耗对手防线的专注和体能,为未来的质变积累量变。而麦卡利斯特、恩佐.费尔南德斯、阿尔瓦雷斯等年轻球员的相继登场,为这一战术的执行、保证传递转移的速度、提高机动性等方面做出了阵容方面的基本保障。
这一调整首先为迪马利亚减少了大部分的防守负担。在与沙特的首场比赛,原本被固定在右路的天使,无论如何跑动突破,皮球始终无法靠近危险区域,更谈不上创造威胁,即便突破边后卫到底线,也只能采取外脚背向内传中,而阿根廷队锋线在身高上的劣势世人皆知,最欠缺的就是抢点能力,因而阿根廷在右路的进攻只能一次次地无功而返。
其次,在首场对阵沙特的比赛中莫利纳作为边后卫在进攻时的表现,可以说是活脱脱的反面教材。莫利纳虽然在下半场多次前插参与进攻,但多是选择走对方防守阵型的肋部,这样跑位如果在禁区前接球,那么由于他的进攻和内切能力远逊于迪马利亚,就很难在此区域形成威胁,而如果是在靠近底线区域接球,天使的传球选择一定会是直塞,那么莫利纳接球后大概率是背对球门,很难立即形成传中,且由于对球场宽度利用不够,也很难达到吸引对手防线朝进攻侧移动的目的。根据whoscored网站数据,与第一场对阵沙特相比,在斯帅调整过后莫利纳的进攻选位更加激进,减少了在肋部的跑动触球的比例,同时球队的活跃区域也更加靠前,尤其是在右侧肋部,这说明迪马利亚与梅西等人在这一位置上寻找到了更多进攻可能性。斯卡洛尼便通过对边后卫强调充分利用球场宽度参与进攻,使阿根廷边后卫原本欠佳的进攻跑位选择被动地得到了修正,球队整体推进变得顺风顺水,且更具立体性,很好地利用了球场的宽度。
而当右后卫出现在同侧边线比迪马利亚更靠前时,无论是蒙铁尔还是莫利纳,即便他们的能力受到外界诟病,但只要他们到达能够传中的区域,就必定会吸引边后卫和后腰的注意力,此时在肋部控球的迪马利亚受到的压力将会明显减轻。皮球在迪马利亚和右边后卫进行多次轮转传导后,墨西哥队的整体阵型便难免会向这一侧偏移。在足球场上,真正的聚焦点其实永远不是哪个球星,而是不断移动的皮球,通过在同一侧的多次传递,球场上大部分人的注意力便会被吸引,而这正是为梅西创造起脚空间的契机。
当比赛进行到第63分钟,斯卡洛尼用进攻属性更强的莫利纳换力下降的蒙铁尔,是对加大力度执行边路吸引的宣言,而仅仅一分钟过后,阿根廷的进攻终于迎来开花结果的时刻。从上半场第13分钟斯卡洛尼布下此招开始,经过数十分钟对墨西哥阵型的撕扯与消耗,在第64分钟墨西哥的防线终于出现了一次较大的漏洞,迪马利亚和刚刚登场的莫利纳通过边路的吸引和传切,吸引了墨西哥大部分防守队员的注意力,随后迪马利亚当机立断将球切给中路无人贴身防守的梅西,而梅西也没有浪费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利用出色的个人能力,一记贴地站,将球从仅存的缝隙中送入奥乔亚镇守球门的死角。
当我们回顾这次进球的全过程时,我们会发现这次进攻属于一个典型的“中-边-中”进攻思路,完美契合斯卡洛尼此次战术调整的设想,莫利纳和迪马利亚通过在边路的拉扯与传递,球由中路传向左路,而后过渡回中路,成功将墨西哥队的防守重心带到了阿根廷的右边路,此时处在中路偏左的梅西防守压力随之大幅下降,甚至没有专人对梅西进行贴身防守,而在肋部拿球的天使由于更靠近中路威胁区域,可进行的进攻选择相对较多,内切、转移、分边,对于迪马利亚这种个人能力极强的球员,当可供他挑选的进攻武器比较多的时候,他的处理往往就会更从容,且更具突然性。最终天使的选择是相信梅西,选择让最有威胁的球员在最有威胁的位置一锤定音,整套进攻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配合、思路、创意、智慧以及战术执行力在此处体现的淋漓尽致,着实令人赞叹斯卡洛尼长远的战略眼光。
这个进球让阿根廷在本届世界杯解开了心结,打开了球队的运动战进球账户,并在此后的比赛中愈战愈勇。而斯卡洛尼在面对不同对手、不同局面情况下展现出的战术构思和临场应变能力多次带给我们惊喜,若有机会,日后我们也会做进一步分析。
此外,本届世界杯来自马德里竞技的莫利纳给球迷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虽然根据本篇分析的战术,莫利纳只要出现在前场边路,帮助迪马利亚吸引防守,就已经完成他的进攻任务,然而在后续的比赛中他接连贡献进球助攻,在对阵法国的关键比赛中也在防守端发挥不俗,可谓是潘帕斯雄鹰在本届世界杯夺冠道路上极其重要的球员,上演了现实中又一版“一球成名”的佳话。在未来阿根廷队的比赛中,如果能得到梅西和斯卡洛尼等前辈的进一步提点,拥有迅猛速度和极强进攻欲望的莫利纳或许能拿出更加耀眼且稳定的发挥。
想看哪场比赛、哪位球员的分析?请告诉我,欢迎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打墨西哥上恩佐、小麦,半决赛的四中场,决赛的左边锋迪马利亚都是斯帅的神来之笔!有能,名将!
那一球防守队员也就和梅西有一米的距离,对梅西就算无人盯防了,这么小的空间都能摆腿发力远射,就是绝对的个人能力啊
恩佐的上场也很关键,那场首发的是吉多,吉多防守能力可以,出球动作太缓慢了,恩佐转移球明显要快一拍,每一下都快一拍,墨西哥每一球阵型就需要移动的更快,整体消耗体能就会更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的空档也会越来越多的
字儿多而已,为了结果而反推证明的找补文字。幸亏资讯时代。大家都有第一手的素材,你说了不算。
Copyright © 2002-2023 立即博体育网站注册入口 版权所有